桃李东风一尊师,宽宏仁厚乐陶姿。
三千子弟诲无倦,八十春秋志不移。
望重德高凌北斗,技高识广冠群医。
祝翁岁享百年寿,再树人间健康旗。
——《祝汪国良教授八十大寿》
这是医院郑干才、毕敏明两位教授祝贺汪国良教授八十大寿时写的一首诗,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汪国良教授的敬重。其实,这也是汪国良教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多年从医从教的真实写照。
汪国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学学科创始人、奠基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长内科诊断学、肾脏病学、体液代谢疾病等。曾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内科学分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内分泌与肾脏病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省肾脏病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全国肾脏病学会第一届委员等职。1955年任大内科副主任,1978年至1984年任大内科主任,期间兼管肾脏病学专业组。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半世纪耕耘医学
汪国良教授,1917年5月出生在安徽休宁的一个书香门第,祖辈是秀才,开过私塾。父亲毕业于南通医专,曾任休宁县卫生院院长。在家庭的熏陶下,汪国良自小就在私塾学堂背会《三字经》、《千字文》等,1925年至1937年,在休宁省立二中附小、省立徽州中学读书。受到父亲的影响,汪国良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938年,当战火逼近徽州时,汪国良毅然离别父母到长沙参加统一考试。不久战火燃烧到长沙,汪国良逃难到贵阳。在逃难中得知自己被国立中正医学院录取。求学生涯中,汪国良没有要过家里的一分钱,凭借坚强的毅力,半工半读完成了七年的医学学业。国立中正医学院当时是与上海医学院合作合并上学,教授学习的老师大半是在英美留学,课本及上课都是用英语,这为汪国良在今后工作中英语的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5年毕业后,汪国良在上海徽宁医院工作,1946年经人介绍到宁波沈家门公立存济医院,1947年7月,又赴上海在南洋医院(现称卢家湾中心医院)做驻院医师。1950年东南医学院内迁时,应聘到东南医院内科作驻院总医师。医院迁至安徽怀远县时,接受原美国教会遗留的民望、民康医院。当时医院共设床位100张,汪国良任主治医师,具体负责内科的医疗诊治工作。1951年初,国家水利部组织苏联专家和国内专家,对淮河流域做两个月的实地考察,汪国良被派遣作为随行的保健医生。1951年8月,汪国良又随学校和医院迁到合肥,开始了新的艰难创业。
1964年,学校原附属二院(现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址)迁回到院内的护校楼,成立内科泌肾组,汪国良任大内科副主任并具体负责泌肾组;1978年专业组独立分床位,内科泌尿系统疾病开设床位12张,由汪国良具体负责,同时兼任大内科主任,直到1990年退休。在这十几年时间里,汪国良为医院的内科发展和建设做出了极大贡献,特别是肾脏病学、体液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研究等方面,确定了自己在国内的学术地位。
国家水利部嘉奖17面锦旗
1950年,医院随学校由上海迁至怀远才刚安定下来,淮河流域又遇到数十年未有的洪水灾害。当时送到毛主席手中的灾情报告是这样写的:“淮河水爆发,五道河流的洪水经河南新蔡、息县等地在洪河口相遇,水头高丈余,波涛汹涌,如万马奔腾。沿淮群众闻声相率攀树登屋,呼号鸣枪求救,哭声震野。”治理淮河是一项浩大而艰苦的工程。为响应国家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淮河大地掀起新修水利的高潮。
中央水利部下发文件,要求医院调遣一名医生参与治淮委员会医疗队,负责治淮工程的中央领导、苏联专家、省领导的日常保健。时任学院院长李广涛、医院院长谢炘推荐汪国良前往,因为汪国良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苏联专家交流起来一点也不费事。
1950年春天,两艘载有苏联专家、国内著名水利工程师100多人的大船从淮河源头顺势而下,经蚌埠到镇江,调查淮水难源头,研究治淮策略,历时两个多月,汪国良所带的医疗队克服医疗设施简陋、医疗条件紧张等困难,始终保持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辜负学校和医院全体教职员工的重托和信任,在工作岗位尽职尽责,圆满完成了任务,随船的大批专家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难遇的洪水,大水滔天,我省原无为大堤溃堤,汪洋一片。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保卫无为和庐江,国家迅速调集部队进行紧急抢险,安徽省政府果断作出重建无为防洪大堤的决定,6万民工历时三个月完成三道防洪坝。为支援此项工程,当时医院派遣100多人的医疗队,队员中有不少是医学院1954届毕业生。为了方便开展工作,医疗队设有一个总部,汪国良和胡海宇任队长,两个分部由胡家骅和高占旭负责,还有石锦辉、余恕诚等,承担着6万民工的医疗保健工作。黄梅时节,阴雨连绵,到处是泥泞,外出巡诊一天长达十几个小时,条件相当艰苦,大家都忘我工作,确保6万民工无一人牺牲。无为大堤复堤指挥部对他的评价是:在工作中能吃苦,给病人照顾亲自动手,团结人很好。工作完成后,国家水利部嘉奖了医院,授予锦旗17面。
致力临床 蜚声医坛
1952年医院迁到合肥,新建的医院设施不完善,科室很笼统,比如泌尿科、消化科等都归为内科,当时称之为大内科,1955年汪国良与欧阳仁一起任大内科副主任。1963年,医院派遣汪国良赴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内科胃肠,在一年的时间里,汪国良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实验室基本规范、各种电解质代谢平衡和体液容量研究的方法、各种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进行了系统学习,为他个人学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1964年内科泌肾组成立,汪国良任内科主任的同时负责泌肾组。此后汪国良在尿液分析上取得较好进展,课题研究成功,在医学界广受赞誉,受邀先后到广州、长沙、汉口等地做报告,受到了省外同行专家们的尊敬。
十年文革期间,医院遭受了严重破坏,大批医护人员下放到农村。汪国良虽然不在下放的名单中,但也没有让他继续在临床工作,而是负责扫地、挑水。但是在遇到紧急抢救病人的时候,大家还是第一时间把汪国良请到病房,正是汪国良精湛的医疗技术,无数个濒临生命危险的患者,有连吃两瓶药自杀的、有妇科大出血的,硬是汪国良把他(她)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文革结束后,汪国良重新回到临床,他的医疗技术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发挥。汪国良待人亲切,视病人如亲人,赢得了许多患者的爱戴,他的美名便不胫而走。
1980年,汪国良与姚静篁、耿兆麟等人被医院安排到日本实地考察。汪国良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跟着日本医生天天查病房、讨论病情,学用新设备、了解新技术。“虽然是短期考察,但是学到了不少先进的医疗管理知识,看到了不少还叫不出名的医疗设备,真的太有感触了!”。为了借鉴日本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回国后,他白天忙碌在门诊和课堂,夜晚伏案沉思,奋笔疾书,提出了一套不同以往的诊断治疗体系:将医院各个科室细化,让每个医生就能各显其能,各尽其职;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采用各科医生全面会诊的方法;老、中、青医生要同时查房看病;望、触、叩、听后,老、中、青医生要一起讨论,相互补充,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是一大创举。
共同创造“制痂酊”
医院从上海内迁安徽后,在发挥防病治病、服务人民群众的同时,一直在探索医院发展的出路。
汪国良年轻时受到家庭的熏陶,对中医中药也产生兴趣,加上自己通过正规学习打下扎实的医学功底,时常思考中西医结合问题,他的这种想法得到了陈国钧、毕敏明、孔昭霞、徐叔云等教授的认同。
当时汪国良主管大内科,且分管化验室(细菌分析室)和实验室,陈国钧教授业务技术精通,而且善于钻研。大家听说一家医院有一副抗炎中药秘方,就想办法托人拿到了秘方,并按照秘方制成药水,先做动物实验,有了相当把握之后,开始试探性地涂在烧伤病人的局部创面,发现效果不错,然后在涂到更大的创面直至全身,观察发现这种药水能促进创面收敛,并且很快生成新皮,同时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皮下血脉通畅,病人感觉良好,康复很快。经临床反复试验,这种药水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大家兴奋地把这种神奇的药水命名为“制痂酊”。
为了论证其科学性,医院成立了课题组,制定了课题论证方案。课题组由汪国良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陈国钧教授负责课题的具体实施,收集和整理实验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研究药品的有效化学成份、药理、剂型等。在用好医院人力的同时,汪国良还动员了学校生理、病理等教研室参与,为中草药“制痂酊”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快,“制痂酊”治疗烧伤新方法传到了省内外、国内外。1972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创造祖国新医学贡献力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烧伤取得新成就》一文,一时间,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国内外享誉盛名。有25国的学者来医院考察学习,汪国良亲自在病房给他们讲解并展示成果,外国学者们都忍不住向汪国良竖起了大拇指。自此附院烧伤科成为省内重点医疗专科中的龙头之一,跻身国内乃至国际先进行列。
除了担任学校内科基础教研室主任外,汪国良还从事临床实践教学。他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际病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汪国良的课堂,学生们学习热情总是很高。从事教学50载,汪国良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批医学人才。曾经有两个美国学生随汪国良学习临床,汪国良除了向他们耐心讲解知识,课余还和他们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天,互相了解了各自的风俗习惯,节假日,汪国良把他们请到家里做客,让他们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回国后,他们对汪国良还念念不忘,写信给汪国良表达问候。
退休后,汪国良还热衷于读报、看新闻,汪国良关注国家时事,关心学校和医院的发展。汪国良说:“从几座简陋的平房到现在的幢幢大楼,从最初较为薄弱的师资和医疗水平到现如今雄厚的力量,我目睹了安医翻天覆地的变化”,汪国良不无感慨地说道:“这多亏了改革开放啊!”
“智者乐,仁者寿”。汪国良将一生奉献给了安医,在悬壶济世、授人以渔的职业生涯中,他精益求精,乐此不疲。他说:“我其实不想退休的,我想一直干下去,为病人和学校奉献一生!”
【后记】
医者与诗者
与汪老认识有十几年时间了。
记得刚毕业来医院工作,从事新闻宣传和报纸编辑。第一个月里,有一位老者拿着一沓诗(词)稿给我看,仔细地说明诗(词)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他走出办公室后才知道他是德高望重的汪国良教授。在此后七八年的时间里,汪老每个月都会送来一批诗(词)稿,在诗(词)中历数过去的往事,对医院的发展和后辈们寄予了厚望。我们不难品味出汪老对医院真挚情感。
《江城子》
文明医苑三甲优,众志求,实事优。精心栽培,红花香满楼。群英荟萃奔一流。硕果累,誉神州。
凯歌阵阵乐悠悠,学府秀,展红猷。医教并茂,严正风范留。桃李芬芳名千秋。创新业,看诸侯。
《寄北调歌头》
从医基学深,重教德才高。风华并茂众多,律己品自豪。群英荟萃献报,治理病机运筹,技能纯真好。胸怀负壮志,救伤倾心操。
爱科学,主实践,勤辛劳。满目春光无限,励精图赶超。分子基因在握,得道擅长成望,创新看今朝。校圃花夺目,硕果千秋耀。
《寄语念奴娇》
阳光普照,遍地春,安医奉迁庐州。防汛救灾,灭虫害,师生涉越山岳。祛害治理,农业振兴,为了解宿优。华东一帜,风范服务占首。
铭记前辈造诣,教学严谨传。载誉神州。名师荟集,诲敦敦,弟子才华一流。著书立说,科技硕果累。医术创优,百花争艳,桃李芬芳千秋。
仿《沁园春》——国庆抒怀
巍巍中华,屹立东方,举世翘望。溯峥嵘岁月,历经沧桑。继承先志,勤奋建创。改革实施,代表指向,凝心聚力奔盛昌。喜今朝,人民安康,山河丽壮。
半纪耕耘缔造,眸庭院,雄伟添新装。秉科教方针,重知重才,桃李万千,芳名流长。青山累累,士辈坚强,开拓医院新篇章。跨纪元,神州丰业绩,华厦耀煌。
《情义》
细推人生情义长,
爱岗立业倾心肠。
科教深邃人为本,
医林风范表率扬。
岁月如流催人老,
山河秀丽日时向,
历代建树精英萌,
喜吾华厦呈盛祥。
《校庆颂》
安医建树八十春,
桃李芬芳满洲城。
科教并茂人为本,
喜吾俊状奉献盛。
红灯美酒聚会堂,
高歌载舞表心声。
丰功伟绩先进表,
医林峥嵘风范陈。
医者,仁心仁术。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其实,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汪老是一个医者,深受病人爱戴、后辈敬重的医者,并不能算一个的真正诗者。但从医从教60多年,经历了医院8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一位老者从内心的感悟、发自肺腑的语言,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对后辈来说,是真正价值所在。(执笔人:丁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