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心血管内科、烧伤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对难治性、危重性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急诊有专长,在安徽省最早开展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配合心外科完成安徽省首例低温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曾任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血管学会副主任委员。她治学严谨,笔耕不缀,著述颇丰,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冠心病急诊》、《青年心肌梗塞》等专著,译校英文原著《老年人心肌梗塞》。是安徽省人大五、六、七届常委,同时兼任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她积极参政议政,参与接待外国政要并提供医疗保障工作。
陈绮年孜孜不倦地钟爱心血管专业,探索着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了56载,把精湛的医术和满腔的爱心奉献给患者,在“助健康之完美,除人类之病痛”的卫生事业中闪烁出纯洁的人文光芒。
走,到安徽去
1925年,陈绮年出生于江苏张家港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她天资聪颖、勤学好问,因成绩优异跳级升入中学。1939年考入上海大德助产学校,毕业后成为一名光荣的助产士,但是无法担任医师工作,这与童年时救死扶伤梦想有很大差距。为了圆自己的医生梦,陈绮年随即插入上海明光高中,经过刻苦研读,1942年考入上海东南医学院。
东南医学院学制6年,陈绮年如饥似渴地学习医学知识,夯实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大学最后一年即1947年进入上海南洋医院实习,因其模仿上海医学院的模式,时称南洋医院为“小上医”,聘请了许多从海外归来的“德日系”医学教授,病历书写、教学查房都用英文,可见要求之高。陈绮年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2点,清晨4点又要起床自己动手去做化验,接着整理病人病史及汇总化验检查结果,以便在医生查房时随时报告病人情况。在近乎苛刻的要求和训练下,陈绮年迅速成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熟练掌握了一门外语,医学视野更加宽广,具备了当一名医生所应有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毕业后,作为仅有的两名优秀毕业生之一留院。
1949年上海解放,东南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举校内迁。内迁领导成员也即后来蚌埠医学院首任院长谢炘,来动员陈绮年去安徽。在多数人眼中,相对于上海的繁华,安徽只能算是穷山僻壤。但是陈绮年考虑到安徽比上海更需要医务人员,再说,年轻人就应该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翱翔和锤炼,于是陈绮年决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她毅然辞去了上海待遇丰厚的工作,在24岁花样年华之际,义无反顾随队出征。1949年12月27日,一列晃荡的列车上载着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教职工开始迁往皖北。到了蚌埠,时值寒冬,朔风凛冽,师生只能睡在铺有稻草的大地铺上,点煤油灯照明,但是这豆大的光明却如茫茫沧海上的一盏长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29日,经过长途跋涉和辗转,到达目的地怀远县西门岗,成为上海首家迁往内地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诞生了安徽第一所高等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由此迎来了医学院及医院的新生,对陈绮年而言,从此开始了她波澜壮阔的人生。
心内科的开拓者和创业者
初至怀远,百废待兴。医院设床位100张,各专科没有细化,不动手术刀的科室都属于内科,陈绮年主要负责小儿科、感染科、神经科等,作为内科住院总医师,陈绮年一人管着20张病床,疾病诊断、写病历、下医嘱、安抚病人,陈绮年忙的不亦乐乎,常常披星戴月,沐风栉雨,她以医院为家,困难时期顶起半边天。1951年,东南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再次从怀远迁至合肥市前大街,这年秋天,医院新址划定在合肥市德胜门外东南岗,并兴建医院主楼,确定了医院新址雏形。医院周边是荒弃的田地,出门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在医院和学校建好之前,学生只能在教堂里上课,陈绮年则在工会上班。
当时,安徽省没有专门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医生,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高居不下。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1953年医院安排陈绮年去上海第一医学院进修。进修期间,陈绮年与后来成为心血管病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的奠基人陈灏珠院士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诸俊仁教授结为至交,一起在心脏病学专家陶寿其教授指导下学习。陈绮年敏而好学,学习主动刻苦,不迷信权威,每周都将收集的问题向陶教授请教,受到广泛好评,陶教授也对这个寡言少语的学生相当满意。陈绮年对心电图、心血管疑难病例的诊断和处理、心血管急诊进行了全面系统学习,年底从上海回来后,陈绮年踌躇满志,筹备开展心内科方面的工作。一个人、两张桌、几间房子,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但是陈绮年硬是啃下了这个硬骨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心血管内科专业方面的工作,为安徽心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此时全省各地的心内科会诊都邀请陈绮年参加,陈绮年从不拒绝,再忙也会合理分配时间,尽全力为更多的心血管病患服务。
学无止境,1958年陈绮年再次和胡家骅一起去上海第二医学院进修烧伤专业,学成归来后共同创建了我院蜚声中外的烧伤科。胡家骅负责烧伤外科,陈绮年主治烧伤内科,为电解质紊乱的烧伤患者补液。同时,她还担任外科手术的监治,包括心外科、普外科等,开展心导管手术。
七个昼夜守护患者
陈绮年孜孜以求,医术高超,临床思维清晰、方案严谨、策略周密,勇于承担风险,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上有很高的造诣。陈绮年的“心脏听诊一绝”让临床经验不够老到的年轻医生们望洋兴叹,各种心脏杂音流露出的蛛丝马迹都能为心血管疑难病提供诊断依据。五十多年来,她抢救成功的危重病例不计其数,为省内外无数心血管病人驱除了病魔。
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上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好,但副作用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面对难题,陈绮年没有退缩,她翻阅大量相关资料,并通过临床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按抗心律药物的特性进行合理搭配、联合用药的新途径,研发了胺碘酮最小有效剂量的使用,这一疗法既提高了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又减少了毒副作用。陈绮年将这一研究成果大胆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淮南市一位煤矿工人因心肌炎导致频发性室性早搏,在国内大医院治疗一年多无效,采用陈绮年的治疗方案,两周后心电图即恢复正常。六安市一位农民因顽固性心律失常多年不能下地干活,辗转多家医院,花费2000余元未见成效,求助陈绮年后,仅治疗一个星期,用了37元,症状明显好转,到了第三周期就恢复了正常心律。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的专家认为胺碘酮小剂量使用在国际上是首倡的,所以便在1993年7月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予以报道,随后《健康报》、《安徽日报》等也纷纷转引,在国内外引起反响。这一年,陈绮年荣获了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医者,“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帮助和安慰病人,抽去医学的人文性,就抛弃了医学的本质属性。在病人面前,陈绮年有着一颗慈母般的心,以医者的慈爱,温暖了无数病人的心。文革期间,陈绮年在“手术房”守着大面积烧伤病危的花季少女整整7个昼夜,寸步不离。陈绮年收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尽量给病人开便宜的药,不做重复检查,不开大处方,不用未确定疗效的昂贵药物。陈绮年服务态度好,对病人的诊断、治疗、生活起居、康复运动都倾注了心血,总要亲自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安徽省电力工程局职工孟庆成患有严重的房颤,闯南走北求医,病情却逐渐加重,陈绮年接诊后为他制定了缜密的治疗路径,妙手回春解除了他的病痛,陈绮年还主动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告诉病人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联系她,弹指20年过去了,他们已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孟庆成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陈医生是个大圣人,我好福气呀!”
这个药,我先试试
文革期间,医院正常的医疗教学秩序受到破坏,大批医护人员下放到农村。陈绮年不为世事纷扰所动,一门心思扑在她所钟爱的心血管专业上,精益求精,成了不闻政治、医术高明的“白专家”,军宣队和工宣队两派都极力争取她,也因为此,“革命小将”开批斗会时,都会征询陈绮年的意见,了解批斗对象的身体状况,陈绮年凭着良心以健康为由保护了很多老同志。
1969年,工宣队找到她,说一批针剂已经变色,不知是否能继续使用。根据说明书,这种药发黄了还是可以用的,可谁也没试过。陈绮年考虑到这批药作为国家财产绝不能浪费,但不经检验又无法保证药效品质,贸然给病患使用必然存在潜在的安全威胁。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做临床试验:她给自己打了一针!这一针过后,没过多久,她心率达到每分钟120次,面色潮红,明显感觉不适。在她的亲身试药下,这批针剂被报废处理。时刻将患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置自己的安危于度外,陈绮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生光辉的道德品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陈绮年不仅在学术界卓有建树,而且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是桃李芬芳,惠泽满园。1956年,陈绮年编制五年制临床医学的心内科讲义讲授大课。60岁时仍坚持教学查房,诲人不倦,甘为人梯,反对技术垄断,“传帮带”大批年轻医生和进修医师,热心为青年医生成长进步铺路搭桥,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青一代,为安徽心血管界输送了大量高精尖人才。
1979年,陈绮年率先在心内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她标准高、要求严,治学严谨,反对学术上的沽名钓誉,学生论文她要反复修改,英文摘要亲自校对。开门弟子施仲伟教授在陈绮年的指导下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后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瑞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他在国内最早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各种血管疾病,荣获世界心血管超声学会和中华医学会联合授予的“超声贡献奖”;另一位研究生王浩1989年毕业,被中国医学科学院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主任。学生们每有到安徽的机会,都会看望老师,汇报自己的成绩。看到这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陈绮年感到由衷的欣慰。陈绮年常说,作为一名教授教不出超越自己的学生,就是她最大的失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绮年传道授业解惑,言传身教,谆谆教诲,开心灵之窗,引导学生与医学的真善美对话,至今仍影响着她的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初,陈绮年任安徽省教育厅和卫生厅高评委委员,是医院及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她一丝不苟,不徇私情,严格评审。
陈绮年从临床实践中找课题,及时总结经验,查阅原著文献,积累学术资料。1975年,陈绮年开展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人群普查,与徐叔云教授合作开展中药八角枫的临床药理研究。1987年,陈绮年在分析老干部体检结果后发现,许多老同志心跳缓慢,用了西药后男性患者往往排尿困难。陈绮年查阅大量文献并潜心钻研,发现用某药物治疗窦缓有一定疗效。更有价值的是,该药有可能对抗胺碘酮引发的严重心动过缓。由于胺碘酮能阻断控制心跳快慢的细胞受体,至今没有西药可以拮抗这种副作用,在美国唯有安装心脏起搏器才能纠正。陈绮年首先报道该药经过临床初步观察可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开发价值,引发国内外对这一开创性课题的广泛关注。
此外,早在1958年,陈绮年就配合胸外科完成了多例低温下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获得圆满成功。陈绮年还协同胸外科开展心脏血管手术、体外循环的动物实验与人体手术,均获得成功。1976年,陈绮年开展体外心脏起搏器安装,开创安徽省先河。陈绮年勇攀高峰,笔耕不缀,著述颇丰,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冠心病急诊》、《青年心肌梗塞》等专著,译校了英文原著《老年人心肌梗塞》,她研究的“顽固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通过了科研成果鉴定,获得了进步奖。
从事外交工作的女医生
由于工作出色,陈绮年深受患者爱戴和组织的肯定,1980年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1984年,经耿兆麟院长的推荐,陈绮年负责起老干部以及省领导的保健工作,这是医院及安徽心血管界对她精湛医术的肯定和信任,更意味着责任。改革开放之后,陈绮年当选第五、六、七届安徽省人大常委,兼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这一时期,陈绮年接触到更多的省领导,干部保健工作更加繁忙。陈绮年不卑不亢,不侍权贵,尽职责为他们医治,省领导及其亲属几乎都找她看过病。仅1984年,陈绮年就指导抢救了14例危重病人,原人大常委会主任杨蔚屏、副主任陈元良等在陈绮年的精心治疗下康复出院。陈绮年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无形中也为安医附院赢得了荣誉。
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毛泽东主席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中国与非洲各国关系由此进入了蜜月期,中非交流密切,人员往来频繁。由于陈绮年既有人大常委的身份又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省委给了陈绮年一项任务,即从事外交接待工作,同时要做好外宾的医疗保障工作。陈绮年以饱满的履职热情,参与接待了德国州长夫人、非洲女议长,会谈中陈绮年详尽地介绍中国,与外国友人交流思想、增进了解、拓展合作,优雅的谈吐、干练的作风使陈绮年俨然成了一位果敢的女外交家。
心系安医人,寄语后来人
苍颜莫叹红颜逝,暮年还逐少年驰。退休后,陈绮年依旧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她殷勤叮嘱:作为年轻医生,一定要练好基本功,病人病史要会拆分、综合分析,医生要有严密的医学逻辑推理,不要完全依赖辅助检查,任何检查只是医学逻辑链上的一个证据;学医不是儿戏,患者是以性命相托,要学深学透,抓主要矛盾,层次分明,能阅读原著文献,并通过自己的认真领会真正掌握精髓;要具备正直的品德,学医最重要的是这个职业的高尚和价值,医乃仁术,无德不立。
大医有魂,生生不息。从年轻的助理住院医师到成熟的主任医师,从初登讲台的讲师到教授,这条人生路,陈绮年是一步步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医学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医生拯救病人的数量,有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那强劲的乐章,所有的医生都能听懂那些数据所凝聚的巨大生命意义和深刻的人道精神,以及为此付出的种种艰难和艰险。陈绮年用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最朴实无华的道理:探索心灵深处奥秘的人首先要有一颗深切关怀平凡生命的伟大心灵,才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去钻研医术治病救人,才能积淀起高超的医术。陈绮年,心随召唤走、心为患者动、心伴事业飞、心比大海宽,这样的医生就是苍生大医。